寧德:以“水利溫度”繪就惠民新畫卷

閩東大地,山海交融。寧德市始終將水利工程作為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以“安心水、生態綠、富民策”三大工程為筆,在青山碧水間勾勒出一幅充滿溫度的民生圖景,讓水利建設成果真正惠及千家萬戶。
“安心水”潤澤萬家:從“喝上水”到“喝好水”
福鼎崳山片區農村安全飲水一期工程。福鼎市水利局供圖
“再也不用半夜排隊挑水了!”在偏遠地區的福鼎敏灶灣,村民老吳擰開新裝的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嘩嘩流出。2024年,寧德市投資12.78億元建設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新建的8座規模化水廠,鋪設供水管網925公里,讓26萬像老吳一樣的山區群眾告別“靠天吃水”。36處農村供水工程提前3個月完工,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98.61%。隨著部分項目逐步建成投產,這些地方困擾多年的飲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其中,福鼎敏灶灣供水片區、崳山片區農村安全飲水一期工程和臺山島供水等項目的建成,解決長期困擾這些沿海突出部和海島居民的飲水問題;福安市灣塢水廠的建成,則解決了福安市灣塢片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要,提升了當地群眾的生活品質。
福安市灣塢水廠。福安市水利局供圖
城鄉供水一體化數字水務建設作為城鄉供水一體化這一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物聯網、智能傳感、大數據、云平臺等技術手段,建設水網管理、生產調度、營業收費、對外服務的數字水務一體化平臺,實現從水源到水龍頭的全域數字化管理。目前,福鼎水務公司健全完善數字水務大數據管理云平臺,實現供水智能綜合管理,分級展示動態成果、數據,基本實現供水大數據交互、可視、智能管控,構建“建所到鄉、運維到村、服務到戶”三級運維管護體系。福鼎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數字化的應用研究獲2022年福建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生態綠”守護青山:從“治水土”到“美生態”
站在霞浦沙江鎮壩頭村的山頭眺望,昔日光禿禿的坡地如今梯田層疊、茶果飄香。近兩年霞浦縣沙江鎮壩頭村以水生態治理為核心,投入600余萬元,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1.8萬畝,整治坡耕地1540畝,提升茶園、果園產能;同步完成壩頭溪、八堡溪生態修復,打造“水土保持+文旅”美麗鄉村,實現生態增值與產業富民雙贏。
“項目建設必須守住生態紅線!”在金漳路(東僑路至招賢路段)道路工程項目現場,水利執法人員正在核查水土保持措施。2024年,寧德嚴格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220個,征收補償費1089.82萬元。
“富民策”振興庫區:從“穩得住”到“能致富”
走進古田縣鳳埔鄉蘇墩村移民厝,白墻黛瓦的聯排小樓整齊排列,健身廣場、兒童樂園等設施一應俱全。2024年寧德投入1.72億元實施移民后扶項目126個,重點投入美麗家園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就業創業能力建設和散居移民基礎設施完善,后扶資金績效考評全省第二。
古田縣鳳埔鄉蘇墩村移民厝。古田縣水利局供圖
近年來,福安曉陽鎮引入賽岐鎮葡萄種植大戶經營移民產業示范園,通過基地示范、技術指導等,不斷提升移民及周邊群眾種植的巨峰葡萄品質,提高經濟效益;探索“葡萄產業基地+移民+合作社”發展模式,優先吸納移民務工,引導移民融入產業鏈長期穩定發展,實現村集體與移民雙贏雙受益。
福安曉陽鎮葡萄示范園。福安市水利局供圖
霞浦松山街道沙頭村借力三峽安置點路面提升工程,建成智慧停車場,引入智能系統實現掃碼付費、自動計時,設置臨時與月租雙模式,年收益超11萬元。其收益覆蓋三峽移民安置點環衛支出,結余注入三峽移民小組和管委會自治資金,并創造2個管理崗位,形成“停車便民-收益惠民-基金利民”的治理模式。
從汩汩清泉潤心田,到綠水青山展笑顏,再到庫區沃土生金玉……寧德市正以“水利溫度”標注民生高度。未來,這座山海之城將繼續以水為媒,鋪展人水和諧的壯美畫卷,讓幸福之水源源不斷流淌在閩東大地。(文/圖 寧德市水利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